8月9日,平罗县通伏乡罗家庄村新时代文明时间站里热闹非凡,30余名留守儿童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一起读书、绘画、做游戏等。
“我想在下学期开学时要一个新书包。”今年7岁的王紫芸将自己的心愿卡贴在墙上。接下来,志愿服务队会根据心愿卡上的联系方式,发起微心愿认领。
志愿者们和孩子一起将“微心愿”贴上墙。
连日来,通伏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,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、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,联合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站开展“七彩假期•七彩课堂”暑期活动,并走访慰问残疾、高龄空巢老人,为他们送上慰问品等。通过各类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,让党员干部融进去、把村居群众引进来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“办在村民家门口”“走进乡亲心坎里”,充分彰显志愿服务时代主题,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为老人开展义诊服务。
志愿者引导孩子阅读。
今年以来,平罗县积极打造一乡(村)一品牌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,探索建立“一所多点”“一站多点”的文明实践活动方式,形成“县级统筹指导、乡镇规划协调、村级组织实践”的三级推进模式,采取“农村+城市”“集中+分散”“线上+线下”“固定+流动”方式,把各种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有序、有效、持久地配送到农村,打造真正属于老百姓的“百姓之家”。全县9个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、百姓家门,为村民宣传病虫害预防知识、预防保健、健康体检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服务,并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讲给农民听、演给农民看、组织农民谈,帮助农村群众知政策、懂科技、学法律、除陋习,补齐“精神短板”,助力乡村振兴。(宁夏日报记者 李良 文/图)